離開大平已過中午12點,大家決定直接到大溪吃午餐。往大溪前會先經過橫跨大漢溪的溪洲大橋,大橋一邊是高聳的石門水庫大壩及後池;另一側則是寬闊的大漢溪溪床。往下游望去,右岸的大溪河階與左岸的三坑、大平、龍潭台地間,可看到轟隆聲不止的砂石場,揚起的灰白煙塵,逐漸的飄淡在岩層顯露與芒草、灌木叢遍布的河床間。
過了溪洲大橋後轉北,順著省道四號(康莊路)向北。今天路上的車輛不多,加上位於山坡邊的北上車道沿途大多有綠樹蔽日,騎行起來十分舒暢,有著不會出汗,微微的清涼感。寬大的四線道在大溪鎮南邊,分成兩股,右股經至善高中與大漢國中,直入大溪市區,此段路名仍稱康莊路;右股則經崁津大橋,通往大漢溪左岸,可避開大溪市區,前往大溪橋、武嶺橋、中庄街與介壽路。(在此跟大家推薦中庄街,跨過縣界後,在鶯歌變成中正三路。它平緩的連接了大溪與鶯歌,途中可以經過很多可愛的小村落,車子不多,景色優美。先前曾經騎機車大至觀探過,是我中想以腳踏車體會的眾多路線之一。)
我們當然是要往大溪市區前進的。但是到了市區後,大家都不知道該吃什麼,老尤遂說要帶我們去吃素肉園。他說他每次只要跟威廷騎車來大溪,幾乎都是吃這家(威廷吃素),其他有什麼好吃的就不清楚了。我則是第一次聽到有素食肉圓的存在,所以樂得想去看看到底素肉圓長怎樣。
賣素肉圓的店家名喚"陳師兄 素肉園",位在大溪鎮慈湖路24號,大概就是大溪那顯著的中國式牌坊天橋往麥當勞方向,過了慈湖路與中正路交叉口後的右手邊小路轉角。小小約四或五坪的店面,生意極為興隆,來去饕客不段,需先在門口等待些許才有位置能坐。坐定後,各人均點了一份肉圓,及共分兩份燙青菜。與彰化肉園的炸法相異的是,陳師兄的素肉圓是蒸煮式的,內包絞碎的筍乾與豆輪,外頭淋了特製的醬料與灑上幾搓香菜,油亮的外表及陣陣飄昇的香味,讓人忍不住急忙的拆開筷子,不顧熱燙的夾了一塊到嘴裡。肉圓粉滑半透明外皮香Q、筍塊脆爽、豆輪軟嫩,再搭上口味特殊的醬料。嗯~這似乎太過於美好的一切、口舌間的幸福感,讓人心神愉快了起來。燙青菜看起來雖然非常的油,但是吃起來有種油而不膩的清爽,不會讓人討厭。吃下第一口肉圓時,就決定了,這是家我下次還會想再來光臨的店。(由於陳師兄 素肉圓位於路口,所以不好停車,建議開車或騎機車去的朋友,可以先找好車位停車再步行前往。)
享受完溫熱的好吃肉圓後,大家隨即轉往和平老街內的和平61豆花鋪,品嘗黑豆製成的黑豆花。假日的店裡坐滿了客人,老街也滿是遊人,好不熱鬧。我在排隊的時候,被門口那攤臭豆腐的香味引得口水直吞,不爭氣的先脫隊,跑去點了一份臭豆腐,老闆娘生意甚好,說得等一陣。黑豆花可自選冷熱及三樣配料,豆花滑嫩、順口,但是我吃完後,卻怎樣也想不起黑豆花的味道,滿腦子內都想還沒上桌的臭豆腐。等了一段時間後才來的臭豆腐,卻讓我有些失望,沒有特別的味道。泡菜不酸、豆腐吃起來也沒聞起來的那麼香脆。反而想念先前在龍山寺附近街口吃到的老爺爺臭豆腐了。(參閱http://br06ncu.blogspot.com/2007/11/blog-post_30.html)
吃完以上這些東西,我開始有想要吹涼風聊天或午覺的感覺。於是提議到大溪武德殿前休息。武德殿是日治時代,因為崇武建身,為了研習劍道與柔道而建的,在全台各地都可以找到它的身影(約21處)。大溪武德殿位於大溪鎮圖書館旁,其左後方有一棟仍有人居住但漸頹圮的日式住宅,跟整修過、鮮明的武德殿比起來,讓人多了對時間及古屋的感傷,並為老房子覺得可惜。我們到的時候,剛好一旁的社區教室書書法班在舉辦成果展,免費贈送春聯。好幾個白髮蒼蒼的阿公阿嬤們,運筆利落的寫出一對對春聯。武德殿旁有許多小孩及家長,或拿春聯或拍照玩耍,構成了一幅和諧、韻動著的平靜畫面。有大樹、有古蹟、有人、有活力。大溪人是幸福的吧。
休息、聊天一會兒,該繼續行程了。接下來的景點是月眉的李騰芳古宅。好不情願的再度站起,晃了晃鬆懈下來的手腳,跨上腳踏車,離開溫馨的武德殿。預定由大溪公園(中正公園)的石階扛車下到較近河岸邊的道路,再騎車前往月眉。卻看見公園隔壁的大溪藝文中心(前身是蔣介石行館,更之前則是日治時期的大溪公會堂),大伙車頭一轉,就先進了記念館。館內正展出尋找現代宋美齡系列活動,有許多跟蔣與宋有關的黑白老相片,但是缺乏詳細的解說與日期展現,逛起來有種不知所云的感覺。館後是咖啡廳與餐廳,面向大漢溪側是露天雅座,視野展望良好。加上庭院草木扶疏,綠葉成蔭,很適合闔家不耗體力式的出遊。
草草逛過館內,在餐廳櫃台蓋過記念章後,我們牽車步行入大溪公園。大溪公園是原本日治時期的大溪神社(光復後改名為崁津公園,後再改名成中正公園),建於明治四十五年(1912)。桃園縣內共有六座神社:桃園神社、中壢神社、大溪神社、角板山神社與在此的大溪神社,大溪神社是桃園境內最早建立的神社。園內的蓮花池在1932年時原本是相撲比賽的土冢;超然亭則是神社的原址。兩排新舊雜陳的石燈籠引領的參道盡頭就是超然亭,亭前仍幸有那一對(犭白)犬,外表因發苔蘚而成綠色。公園內遊客較之前的武德殿與藝文中心來得多,在高鋪天空的綠葉下點出花彩繽紛。正當我們一行人準備要由公園內廁所旁的部道扛車而下時,一旁的好心先生,建議我們可自不遠處的普濟堂前,舊渡船頭石階下到大溪橋頭,會比較輕鬆。於是我們按他的建議,經由普濟堂前,順利的亦牽亦扛著車,抵達大溪橋旁的步道口。步道口以南是大溪橋,以北是武嶺橋。月眉就在武嶺橋東側橋頭,橋頭觀音市寺及加油站間的路口往內行,就是月眉了。一般開車前來的遊客,需在觀音寺後的停車場停車,然後步行或搭接泊公車前往李騰芳古宅,前往古宅的路上設有許多解說牌,講解當地的產業及特色,有空閒者可嘗試慢慢的沿路欣賞田野風景,步行到古宅。
大溪鎮內有三處國家古蹟,李騰芳古厝(二級)、齋明寺(三級)蓮座山觀音寺(三級)。李騰芳於1856年(咸豐六年)43歲時中秀才,1859年捐得貢生,1865年(同治四年)52歲時到福建參加鄉試中了舉人,三年後加捐內閣中書,在當時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古宅座落於翠綠鄉間,十分氣派醒目。外觀兩落四護龍,左右對稱平整。因為自行車不能牽入庭內,所以我們六人以"黑白黑白"的方式,決定分組,我跟正羿、阿中猜到同一組,先行入宅內參觀。
古宅經過整修與整理,外表看起來很堅固、"嶄新",但是內部擺設幾乎都已經清空,剩一個個空房間,我們就在綜多相連如迷宮的宅內繞來繞去。因為窗戶幾乎都關上,室內又沒開燈,只能就著外頭透入的微弱光線,小心的注意門下有無"護定"。然後如蝦子摸象的體會過往的繁華。或許管理單位可以考慮在門口實施總量控管,用分批導覽的方式,統一解說,這樣來參訪的民眾就不會淪於走馬看花,就算逛完也不知道古宅的建築架構、題字、歷史了。
我們三人在裡頭胡亂拍照片好長一陣,才走出宅門跟另外三人換班。在宅門剛好遇到講解人員,我趁機問他為什麼柱上要用釘子釘上一片片籐片。他說:[以前的房子是以相互接楯而建成,為了怕接楯的部位,木頭日久裂開,所以都會在接楯處上下,以藤條纏繞數圈,以強化柱身。但是當時整修古宅的包商,偷工減料的隨意釘上三兩片籐片裝有了事。]想不到堂堂國家二級古蹟的休繕竟如此潦草,真令人氣憤。(此處所說的繞藤,就是類似以下照片中,柱身上較亮黃的部分。照片非李騰芳古宅http://www.wretch.cc/album/show.php?i=noookami&b=3&f=1984637171&p=5 )
因為另三人都沒有相機,所以我就把相機交給蕭老咪,這樣進去可拍照。沒想到相機放到他手上的當下,我突然想起,早上在三坑老街換底片時,似乎沒把快門設定調到AUTO,然後傻傻的用1/1000快門,拍到下午。等於幾乎是整日的相片都曝光不足....這真是繼先前片頭沒上好,及忘了裝底片後,幹過最蠢的事了。各位朋友,我對不起你們阿~。
等琳婷、老尤與蕭老咪逛玩李宅後,大伙人便轉頭回到巴洛克風大溪橋。(大溪老街的建築立面風格也偏向巴洛克風,此橋設計算是呼應老街特色吧!? 橋上遊客極多,算是熱門的景點。)牽車聊天過橋合照,今天的活動也就大概到此結束,時近四點二十分。算了算,騎回中壢差不多可以吃晚餐了。大家討論後,決定要到位於後火車站的豚太郎吃咖哩飯。
或許是餓了,或許是為了補足原本所希望消耗的熱量,所以回中壢的路上,大家速度明顯提昇了許多。體脂怪人瘦巴巴阿中,騎著通學車,也跟著大家往前衝。這證明了,車子的好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要堅實的肉體。肉體無敵呀~~我的肥肉...XD。
結果,到豚太郎店門前,離五點三十分的營業時間還有半個多小時...不知道該怎樣殺掉時間的大家,在預點好餐後,決定騎車去中原大學內繞繞。
我們還在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前發現用來當裝置藝術的腳踏車作品,跨上去踩動踏板,輪子真的會跟著轉,煞車也能夠作用,只差不能變速。在不時有人經過的校園內,口中邊嚷嚷著類似[我是元智的~],這種騙不了人的假話,邊開心的踩著別人家的藝術品...就連氣質少女琳婷也有份!!!難得見到可動尺度這麼大的藝術品。我心想,要是哪天換成機車、汽車或坦克之類的作品,一定會提桶油來把它開回家...。
有關豚太郎的介紹,可以參閱陽光青年慶甲寫的網誌,我寫不出他那麼好的食記:http://www.wretch.cc/blog/minga&article_id=20410561(慶甲~~借我引用一下可以吧???)
以上就是我這次出遊的心得與記錄。感謝老尤、琳婷、阿中、蕭老咪及正羿的參與,跟你們出遊真是太有趣了。而且絕對不會被海放,哈。
下頭是一些補充的東西。若有人有興趣,找到相關的旅遊姿訊,也請分享給我,多謝。
*全台現存武德殿:
1.台中市三民路一段158號
2.台南市忠義國小禮堂
3.高雄市鼓山區登山路36號
4.新莊市新莊路214巷2號 (保一總隊八大隊右後方)
5.桃園大溪中正公園
6.東勢第六橫街106號
7.彰化市公園路一段45號
8.南投市彰南路二段65號
9.新化鎮消防隊後方
10.旗山國小對面
11.潮州鎮公所後方郵局旁
12.三峽鎮長福街8號
13.龍潭鄉東龍路198號龍潭分駐所 衛生局後方
14.二林鄉二林分局內庭
15.竹崎分局旁
16.新竹市廣州街20巷16號
17.台中市林森路一段33號
18.台南市永福路一段233巷與友愛街之間
19.私立淡水中學體育館
20.新竹中學
21.台中市興中街90號
*大溪藝文中心 http://www.dsartvilla.com.tw/
*大溪鎮旅遊導覽網 http://w1.viewrich.com/dasi_2/index.htm
*桃園古蹟‧建築網站 http://www.tyccc.gov.tw/tyam/index.asp
2008年1月30日 星期三
2008年1月25日 星期五
三坑老街 大平紅橋 等地雜記 (中)
大平聚落位於三坑以南不遠處,騎腳踏車順著省道三乙輕緩滑行約10分鐘就可抵達。
怕走過頭的話,只要注意路右側的老頭擺客家菜館與自來水公司的大黑水管,再往南不遠就可以看到指標寫著[紅橋]。
到大平紅橋的路上,會經過被合院旁紅磚牆圍繞的村落小路,剛離開省道三乙約100公尺,就已經聽不見公路上行駛匆忙的車聲了,取而代之的是平靜與被陽光蒸曬下的塵土與草味。到紅橋前的每個叉路口皆立有指示牌,順著走即可。
我們在快要抵達紅橋前下坡的土地公廟時,看到一個小弟抽著有扁菜籃的小紅色腳踏車上坡。他一看到我們就問我們要去哪邊?
[我們要去紅橋阿]
[紅橋就在下面一點點而已]
[那再過去可以通去哪邊]
[那邊有很多路,你們自己走就知道了,不過不管怎樣走都是死路]...(囧)
[那你要不要帶我們去走看看?] (隨手解開在三坑買的旺旺仙貝,問弟弟要不要)
[好阿~!!](拿過一片旺旺仙貝,大口塞到嘴巴內,手隨便在身上一抹,跨上腳踏車)
[我可以衝那個下坡喔~不用煞車,用腳就可以了](得意貌)
於是大家跟著弟弟往紅橋前進。
正當我們魚貫的抵達水泥坡底時,一回頭才發現小弟緊按住煞車,發出尖銳的吱吱聲...心中頓時湧起無限的笑意。
坡底是一整理過的公園,有涼亭及解說牌,旁側還有石階可達河邊,是類似親水性的設計,不過我有點懷疑那混入上遊人家排放廢水的河水,是否真的會有人下去玩。
紅橋距涼亭約60公尺,橋頭有顆大樹,樹旁的斜坡有工人正進行著階梯的施作。弟弟說那上去是草梅園,他也有走過。我順口回了句:[真的喔!?]
[廢話,我住這邊耶]
...
剛剛的笑意全都變成額頭的冷汗,趕緊拿出旺旺先貝遞給小弟。真是個直率的人阿。
大平紅橋是磚砌的橋樑,有四個圓弧彎拱,是古時聯絡大平與三坑間的重要橋樑,用以運輸農產商品。紅橋寬約2公尺,長十餘公尺,跨越清水溪(蔗部坑)。建造於1923年、峻工於大正15年(民國15年),當時係因為桃園地區大興土木修築「桃園大圳」,紅橋在當時「庄役場」(現今的鄉公所)的補助金、以及龍潭鄉民的集資捐款,再加上部分日本人的捐贈資助之下,才有機會跟著興建,並使用與桃園大圳相同的紅磚建材
我們今天的身份是死觀光客,免不了要到橋上合照。直率的小弟拍照時學孫悟空般,左手平遮在額上,快速的說[這樣比的意思就是看]。
奇怪的是大家都聽不懂他在說啥,只有我聽清楚,大概是因為我有旺旺仙貝吧。拐小孩還蠻容易的,給他東西吃就好了。
橋的另一端是順著堤岸邊的鵝卵石步道,大家說想去走走看。小弟本來一直想引導我們走另一條路,但是凹不過我們的堅持,於是跟在最後頭牽車走的。果不其然,不到50公尺,就遇到了崩塌的泥石擋路。
小弟得意的哼了聲,[我就說不要走這裡吧~]
[我帶你們走一條很陡的路喔吧~! 跟我走]
於是大家跟弟弟推車推過了小段上坡的卵石泥土路,然後眼前突談開闊的走入了某豪宅的大草皮庭院。豪宅的車庫,似乎就有一間地震室大,內停三四台高級房車。我驚訝的回頭問老尤:[你家的房子有沒有那麼大阿!?][廢話,比這大多了好不好]...老尤小時候說話一定跟這小弟差不多。
草皮上趴了三四隻狗在曬太陽,其中一隻見到我們,馬上用力的吠叫走近。小弟邊走邊說[我才不會怕狗勒,我們人很多],卻邊躲到遠離狗的另一邊。我見狀,抓緊機會虧損小弟[你騙人,明明就會怕,還躲到後面去,哈哈]。感覺腦內的分祕,心中無限爽快。不過小弟似乎完全沒受影響的,自顧自的唸著[我以前看到狗都會加速衝過去,都不會怕的]、[狗看到我們就不敢過來了]...等一長串。
尷尬的對著宅邊聊天的歐及桑們微笑走出豪宅,接回原本通往紅橋前的土地公廟。
小弟見到土地公廟就說要拜拜,很自動的要去拿土地公廟內的香來點火,我阻止他,表明不用浪費了,用手拜拜就好了。
他很疑惑的說[我都是這樣拜的耶]。然後像阿嬤帶孫子似的要我們大家都要以手合十拜拜,大伙人也乖乖的跟著拜。
接著小弟問我們想不想去伯公廟看看。
這是個沒在網路簡介上聽過的地方,跟去看看好了,反正時間比預計的行程還來得早。
於是一群大哥哥姐姐就跟在小弟的後頭,騎行在菜園農田及屋宅間。一路上,我問小弟他會不會說客家話(感覺這邊都是客家庄),小弟連珠炮的回道:
[不會,我不會說客家話,我是閩南人]
[因為我爸爸也是閩南人]
[不過學校有教客家話,但是我不太會講]
[我比較拿手的語言是國語,然後就是台語,客家話只會一點點,因為學校有教]
[但是強項還是國語]
[我爸就都會講,但是國語沒有我厲害]
....
就在這樣的亂聊間,我們到達弟弟口中的伯公廟。
伯公廟是間小土地公廟,座落在高位河階的邊坡,往南面向石門水庫的大壩及下方的後池堰,展望極為良好。廟旁立有一塊字跡模糊的光緒年間石碑,詳細內容不明,但似乎間接代表了此間土地公廟的古老。廟後大樹蔭遮下,設有石桌石椅,有涼風吹撫,舒服極了。
多虧遇到了這愛說話又熱心的小弟,我多知道了一個景點。
我們坐在石椅上拍照聊天,想打探一下弟弟的本名。
[我姓廖,第二個字是楊,就是那個別人的姓的那個楊]...嗯,還蠻聰明,簡明易懂。
[你的名子就只有兩個字喔???]
[對阿,就只有兩個字,第三個字我懶得講!]...大家瞬時笑成一團。小弟怎麼會這麼聰明又可愛阿XD。
[那第三個字是什麼?]...笑完馬上追問。
[第三個字是健,健就是健康的健啦,是有人的那一個喔! 不是沒有人的。]
問完姓名後楊健馬上急著趕人,說要往下一個地方前進了,
[快~我們要走了]
[這麼快喔? 那我們要去哪裡?]
[我帶你們去永和宮,我知道小路喔!]
[真的喔!?]...學不乖的我又隨口而出...
[廢話,我住這邊耶!!].............= =
永和宮供奉的是三官大帝,跟據龍潭鄉公所旅遊網站上所述,最原本的廟體大概建力於清道光年間,約是160年前。但現今看到的永和宮外表是現代的鋼筋混泥土外覆石雕及洗石牆面,弧形燕尾屋脊剪黏裝飾華麗,風格類似南部閩南廟宇(我覺得啦)。已不是最初建成的外貌,雖說我也不知道原本長怎樣。到了永和宮,照前例得要拜拜。小弟再一次又想去拿香來點,我也就又再一次的阻止他。
這小孩真的很喜歡拜拜。
因為覺得沒有什麼特別,在此只稍稍停了一下、上過廁所,就準備離開了。楊健說要帶我們去雜貨店,於是大家再次跟在他身後在村落裡繞巷子。
雜貨店位在村莊靠石門路側,是名符其實的雜貨店呢。不只有一般的飲料、餅乾、烹煮調料,連小的生活雜貨、水果蔬菜,還有大溪最有名的熱豆乾都在門前滾滾的煮著一鍋。
讓我想起小時候,兩個阿公家不遠處,都有類似的雜貨店。雜貨店裡頭的空氣混著各種味道,白甘蔗的甜、熟成鳳梨的酸、檜木玻璃廚櫃的香,還有封閉在冰箱中穿越過舒跑黑松沙士及津津蘆筍汁的濃縮冷氣...所有記憶中美妙且動人的部分,都在離家百里這寞生村落的中午,給深深的喚醒了。這就是為什麼我不喜歡便利商店的原因了,因為它便利的忽略掉這個村落的味道。
小弟把車在雜貨店門口一停,隨即邁大步,很有精神的喊了聲[哇來阿~],走入店內。有種"這就是我的地盤~"的感覺,很自在。老闆娘隨後也熱情走出來,摸摸弟弟的頭說,[這是我們全村最無厘頭的人,沒有人不認識他的。]鄉下的小孩不需要褓姆,因為全村的人就是褓姆,大家一起守護看待著每個孩子長大。我從小也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一日日變胖的(笑),可是搬離後,那些慈愛的阿公阿嬤就在我的成長中,默默的消逝。我很想要跟弟弟說,要他好好珍惜這些對他好的伯伯及大嬸,因為很有可能某一天你想再回去看看他們的時候,就已經人去樓空了。看著楊建臉上得意且陽光的笑容,我想他長大後一定會是個重感情的人。
當我們跟小弟提起我們想要離開時,小弟滿臉急欲留下我們的樣子,問說[我還有知道另一個地方,我帶你們去好不好?]
[可是我們想要去大溪了耶!下次再來找你玩。]
[你們又不可能常常來。] (真是太聰明了,這孩子。)
[我們回去再寄剛剛的合照給你吧,寄到你們學校。下次來一定會找你的。]
[那你們一定要記得喔!]
[嗯,一定會的,等你們開學後,一定會寄到你們學校的。]
[那我帶你們走另外一條路,會比較快喔。]
於是小弟起身站踩著車,如同前幾個小時他領頭的樣子,在有著黑狗叫吠的陡峭碎石路底對我們說再見。
半滑著步下碎石坡,牽車抵達省道四號的我們,輕巧跨上腳踏車的迎向正午溫暖的陽光。
心中,也暖暖的。
怕走過頭的話,只要注意路右側的老頭擺客家菜館與自來水公司的大黑水管,再往南不遠就可以看到指標寫著[紅橋]。
到大平紅橋的路上,會經過被合院旁紅磚牆圍繞的村落小路,剛離開省道三乙約100公尺,就已經聽不見公路上行駛匆忙的車聲了,取而代之的是平靜與被陽光蒸曬下的塵土與草味。到紅橋前的每個叉路口皆立有指示牌,順著走即可。
我們在快要抵達紅橋前下坡的土地公廟時,看到一個小弟抽著有扁菜籃的小紅色腳踏車上坡。他一看到我們就問我們要去哪邊?
[我們要去紅橋阿]
[紅橋就在下面一點點而已]
[那再過去可以通去哪邊]
[那邊有很多路,你們自己走就知道了,不過不管怎樣走都是死路]...(囧)
[那你要不要帶我們去走看看?] (隨手解開在三坑買的旺旺仙貝,問弟弟要不要)
[好阿~!!](拿過一片旺旺仙貝,大口塞到嘴巴內,手隨便在身上一抹,跨上腳踏車)
[我可以衝那個下坡喔~不用煞車,用腳就可以了](得意貌)
於是大家跟著弟弟往紅橋前進。
正當我們魚貫的抵達水泥坡底時,一回頭才發現小弟緊按住煞車,發出尖銳的吱吱聲...心中頓時湧起無限的笑意。
坡底是一整理過的公園,有涼亭及解說牌,旁側還有石階可達河邊,是類似親水性的設計,不過我有點懷疑那混入上遊人家排放廢水的河水,是否真的會有人下去玩。
紅橋距涼亭約60公尺,橋頭有顆大樹,樹旁的斜坡有工人正進行著階梯的施作。弟弟說那上去是草梅園,他也有走過。我順口回了句:[真的喔!?]
[廢話,我住這邊耶]
...
剛剛的笑意全都變成額頭的冷汗,趕緊拿出旺旺先貝遞給小弟。真是個直率的人阿。
大平紅橋是磚砌的橋樑,有四個圓弧彎拱,是古時聯絡大平與三坑間的重要橋樑,用以運輸農產商品。紅橋寬約2公尺,長十餘公尺,跨越清水溪(蔗部坑)。建造於1923年、峻工於大正15年(民國15年),當時係因為桃園地區大興土木修築「桃園大圳」,紅橋在當時「庄役場」(現今的鄉公所)的補助金、以及龍潭鄉民的集資捐款,再加上部分日本人的捐贈資助之下,才有機會跟著興建,並使用與桃園大圳相同的紅磚建材
我們今天的身份是死觀光客,免不了要到橋上合照。直率的小弟拍照時學孫悟空般,左手平遮在額上,快速的說[這樣比的意思就是看]。
奇怪的是大家都聽不懂他在說啥,只有我聽清楚,大概是因為我有旺旺仙貝吧。拐小孩還蠻容易的,給他東西吃就好了。
橋的另一端是順著堤岸邊的鵝卵石步道,大家說想去走走看。小弟本來一直想引導我們走另一條路,但是凹不過我們的堅持,於是跟在最後頭牽車走的。果不其然,不到50公尺,就遇到了崩塌的泥石擋路。
小弟得意的哼了聲,[我就說不要走這裡吧~]
[我帶你們走一條很陡的路喔吧~! 跟我走]
於是大家跟弟弟推車推過了小段上坡的卵石泥土路,然後眼前突談開闊的走入了某豪宅的大草皮庭院。豪宅的車庫,似乎就有一間地震室大,內停三四台高級房車。我驚訝的回頭問老尤:[你家的房子有沒有那麼大阿!?][廢話,比這大多了好不好]...老尤小時候說話一定跟這小弟差不多。
草皮上趴了三四隻狗在曬太陽,其中一隻見到我們,馬上用力的吠叫走近。小弟邊走邊說[我才不會怕狗勒,我們人很多],卻邊躲到遠離狗的另一邊。我見狀,抓緊機會虧損小弟[你騙人,明明就會怕,還躲到後面去,哈哈]。感覺腦內的分祕,心中無限爽快。不過小弟似乎完全沒受影響的,自顧自的唸著[我以前看到狗都會加速衝過去,都不會怕的]、[狗看到我們就不敢過來了]...等一長串。
尷尬的對著宅邊聊天的歐及桑們微笑走出豪宅,接回原本通往紅橋前的土地公廟。
小弟見到土地公廟就說要拜拜,很自動的要去拿土地公廟內的香來點火,我阻止他,表明不用浪費了,用手拜拜就好了。
他很疑惑的說[我都是這樣拜的耶]。然後像阿嬤帶孫子似的要我們大家都要以手合十拜拜,大伙人也乖乖的跟著拜。
接著小弟問我們想不想去伯公廟看看。
這是個沒在網路簡介上聽過的地方,跟去看看好了,反正時間比預計的行程還來得早。
於是一群大哥哥姐姐就跟在小弟的後頭,騎行在菜園農田及屋宅間。一路上,我問小弟他會不會說客家話(感覺這邊都是客家庄),小弟連珠炮的回道:
[不會,我不會說客家話,我是閩南人]
[因為我爸爸也是閩南人]
[不過學校有教客家話,但是我不太會講]
[我比較拿手的語言是國語,然後就是台語,客家話只會一點點,因為學校有教]
[但是強項還是國語]
[我爸就都會講,但是國語沒有我厲害]
....
就在這樣的亂聊間,我們到達弟弟口中的伯公廟。
伯公廟是間小土地公廟,座落在高位河階的邊坡,往南面向石門水庫的大壩及下方的後池堰,展望極為良好。廟旁立有一塊字跡模糊的光緒年間石碑,詳細內容不明,但似乎間接代表了此間土地公廟的古老。廟後大樹蔭遮下,設有石桌石椅,有涼風吹撫,舒服極了。
多虧遇到了這愛說話又熱心的小弟,我多知道了一個景點。
我們坐在石椅上拍照聊天,想打探一下弟弟的本名。
[我姓廖,第二個字是楊,就是那個別人的姓的那個楊]...嗯,還蠻聰明,簡明易懂。
[你的名子就只有兩個字喔???]
[對阿,就只有兩個字,第三個字我懶得講!]...大家瞬時笑成一團。小弟怎麼會這麼聰明又可愛阿XD。
[那第三個字是什麼?]...笑完馬上追問。
[第三個字是健,健就是健康的健啦,是有人的那一個喔! 不是沒有人的。]
問完姓名後楊健馬上急著趕人,說要往下一個地方前進了,
[快~我們要走了]
[這麼快喔? 那我們要去哪裡?]
[我帶你們去永和宮,我知道小路喔!]
[真的喔!?]...學不乖的我又隨口而出...
[廢話,我住這邊耶!!].............= =
永和宮供奉的是三官大帝,跟據龍潭鄉公所旅遊網站上所述,最原本的廟體大概建力於清道光年間,約是160年前。但現今看到的永和宮外表是現代的鋼筋混泥土外覆石雕及洗石牆面,弧形燕尾屋脊剪黏裝飾華麗,風格類似南部閩南廟宇(我覺得啦)。已不是最初建成的外貌,雖說我也不知道原本長怎樣。到了永和宮,照前例得要拜拜。小弟再一次又想去拿香來點,我也就又再一次的阻止他。
這小孩真的很喜歡拜拜。
因為覺得沒有什麼特別,在此只稍稍停了一下、上過廁所,就準備離開了。楊健說要帶我們去雜貨店,於是大家再次跟在他身後在村落裡繞巷子。
雜貨店位在村莊靠石門路側,是名符其實的雜貨店呢。不只有一般的飲料、餅乾、烹煮調料,連小的生活雜貨、水果蔬菜,還有大溪最有名的熱豆乾都在門前滾滾的煮著一鍋。
讓我想起小時候,兩個阿公家不遠處,都有類似的雜貨店。雜貨店裡頭的空氣混著各種味道,白甘蔗的甜、熟成鳳梨的酸、檜木玻璃廚櫃的香,還有封閉在冰箱中穿越過舒跑黑松沙士及津津蘆筍汁的濃縮冷氣...所有記憶中美妙且動人的部分,都在離家百里這寞生村落的中午,給深深的喚醒了。這就是為什麼我不喜歡便利商店的原因了,因為它便利的忽略掉這個村落的味道。
小弟把車在雜貨店門口一停,隨即邁大步,很有精神的喊了聲[哇來阿~],走入店內。有種"這就是我的地盤~"的感覺,很自在。老闆娘隨後也熱情走出來,摸摸弟弟的頭說,[這是我們全村最無厘頭的人,沒有人不認識他的。]鄉下的小孩不需要褓姆,因為全村的人就是褓姆,大家一起守護看待著每個孩子長大。我從小也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一日日變胖的(笑),可是搬離後,那些慈愛的阿公阿嬤就在我的成長中,默默的消逝。我很想要跟弟弟說,要他好好珍惜這些對他好的伯伯及大嬸,因為很有可能某一天你想再回去看看他們的時候,就已經人去樓空了。看著楊建臉上得意且陽光的笑容,我想他長大後一定會是個重感情的人。
當我們跟小弟提起我們想要離開時,小弟滿臉急欲留下我們的樣子,問說[我還有知道另一個地方,我帶你們去好不好?]
[可是我們想要去大溪了耶!下次再來找你玩。]
[你們又不可能常常來。] (真是太聰明了,這孩子。)
[我們回去再寄剛剛的合照給你吧,寄到你們學校。下次來一定會找你的。]
[那你們一定要記得喔!]
[嗯,一定會的,等你們開學後,一定會寄到你們學校的。]
[那我帶你們走另外一條路,會比較快喔。]
於是小弟起身站踩著車,如同前幾個小時他領頭的樣子,在有著黑狗叫吠的陡峭碎石路底對我們說再見。
半滑著步下碎石坡,牽車抵達省道四號的我們,輕巧跨上腳踏車的迎向正午溫暖的陽光。
心中,也暖暖的。
三坑老街 大平紅橋 等地雜記 (上)
[寶島風情脈向國際化,傳統口密甲緊就撞破碗...]
起身關掉濁水溪公社的溫情鬧鐘,緊閉一下,微微張開雙眼看見外頭紫藍色的天空。
冬天的太陽怎麼起得那麼的晚,空氣中盡是冰冷夜晚的味道。
胡亂刷洗一陣,用長褲長袖套蓋住被空氣刺得直發瑟的皮膚,縮著脖子跨騎上前晚臨時跟建宏借來的KHS F20-R折疊車,鑽入目揪乾澀未盡開的校園內。東方已然翻變成菊黃與慘白間的過渡。
在校內及後門分別遇到了蕭老咪及老尤。老尤下半身勇猛的只穿了件藍球褲,看得我胸口直發涼。饑餓的肚子驅動我的雙腿,走到離後門最近的"拉亞"早餐店,隨手拿起一個燻雞三明治、附過款,就在早餐店門口站著邊吃邊往校內仍瀰漫著微薄晨霧的路面及轉角張望。http://www.flickr.com/photos/weiyichiu/2209232957/
大家都來得準時,有點出乎我意料。但這真是個好現象。人數共計六位,有:我、老尤、蕭老咪、阿中、琳婷、正羿。簡單的相互介紹、並分別用過早餐後,隨即出發。
今天預計前往的目地主要是三坑老街與大平聚落。再視情形決定是否要到大溪。
到龍潭之前,走的是以往自行車社習慣的路線。順著後門往南,穿過紅綠燈,爬上通往六合高中的崚線,直行至甲兵軍營後左轉下滑,下坡的頭個路口右轉,接入一連串約150m彎迴在一樓傳統紅磚瓦合院間的小道,再接到66號快速道路之下的平面道路。沿寬大的路面東行幾公里,直到快抵達高架快速道路盡頭前的最後一個長下坡的坡底,右轉入有石門大圳流過的稻田間柏油路。通常到此彎角時,太陽已經爬高過東方群山,溫暖的金黃光線不但染亮了路上的田、竹及水,也溫開了衣袖下的毛孔。
以前的我,很討厭66號快速道路之下的平面道路。因為這一段路面寬大且車輛不多,自行車社的大家看到這樣緩直的道路,大腿肌都會卯起來燃料。像我這樣的遜腳都只能在後頭喘大氣的用清晨的冷空氣虐待自己的肺及鼻子。而且路旁的農田幾乎都是五顏六色、大小不一的垃圾。像是一把把針的插在褐綠田野間,也狠狠的刺到自己心裡。但是後來,發現轉離66之後的田間小路,具有馬上縫合傷口的治癒力量,才不那麼排斥這樣的走法。
這段小路折轉盡頭是省道三乙(石園路)及省道三號(員林路三段)的分叉路口。三號往南接至新竹關西;三乙(石園路-->文化路-->中正路三坑段)則微往東南,可與省道四號(石門路)相接。本日的目標: 三坑老街 及 太平紅橋 就位在中正路三坑段的部分。
中正路三號與通往三坑老街的永福路路口,有明顯的指示牌,要錯過似乎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永福路旁鋪設了供行人行走的木頭步道,將人與車分隔開來,比起一般觀光地點的人車爭道,貼心了許多。
由路口往內緩緩騎行,不到2分鐘就可以看到標示著老街入口的黑白洗格岩牌及一旁供人洗衣物的洗衣亭。
我們到時,並沒有人在洗衣亭處洗衣,反到是亭子對面兩棟相接的二樓磚瓦房前,已有阿婆們開始蒸煮客家菜包、肉粽並擺放酸菜及時鮮蔬菜了。阿婆們熱情的問候我們,招攬生意,但是大家揮揮手,說想先逛過後再參考看看,逕自走入永福宮前,老街更為熱鬧些的部分。http://www.flickr.com/photos/weiyichiu/2209233151/
http://www.flickr.com/photos/weiyichiu/2209233519/
說熱鬧,其實也似乎剛開始準備要迎接今日的遊客。在鋪石路面上的大多是當地的阿伯大嬸,早起的四處聊著天。我們這群牽著腳踏車,顏色鮮麗的人,引來了他們的打量及熱情。蒸籠中水氣剛消般,滴滴水珠附在玻璃壁、菜粿及粽葉上,油亮亮的折爍發出引人的光亮。於是我們紛紛掏出零錢與鈔票,換來客家肉粽和一碗碗牛汶水(摝ㄌㄨˋ湯糬)。客家粽很簡單,就是米及一些蘿蔔乾、香菇,但是口感卻十分的有彈性。剛蒸熱的粽子,雖然燙口,但那四逸的香味,讓人不顧趟舌的往口內塞去。
老尤熱情的請大家吃牛汶水,看起來類似之前在華西街吃到的燒麻糬,但是味道卻全然的不同。牛汶水是將白扁的湯圓,泡在紅糖薑汁裡頭,上面再灑些花生粉,這些東西加在一塊極為搭味。聽賣牛汶水的阿姨說,這是以前客家人務農休息時的點心,用來補充力氣及溫暖身體的。
在大家忙著吃東西跟聊天時,發現臨旁有位阿伯正從大橘塑膠桶內拿出一把把鮮綠的酸菜,削切整理。好奇的湊過去問說能否拍照,阿伯大方的提著著酸菜,在曬得深褐臉上盪出開朗的笑容讓我拍照。旁人見到,走了過來搶著虧損說,[他的泡菜不要吃,有香港腳踩過啦~(笑)。]另一位站在サクラビール陳舊漆藍扛棒下的阿姨則指著她門前掛著的草編動物掛飾說[這也是他編的喔~!]。頗受歡迎的阿伯笑得更開心了,露出了潔白的牙齒。他笑問著我們想不想嘗嘗看他的酸菜,他邊問邊拿出三根醃得半透光的淺綠菜心,沖洗過後遞給了我、老尤與蕭老咪等三人。我隨即咬下一截菜心咀嚼,有種輕脆的口感及鹹酸的感覺傳到後腦,是幸福的味道。心想,要是能拿來搭個白稀飯,肯定能夠讓人有"就算是這樣就死了,也滿足了"的感覺吧!?
(阿伯的朋友趁我們啃咬酸菜心時,補充說,他們在夏日,常常只要一根酸菜心,就能夠喝掉三瓶啤酒,其他小菜都不用。唉呀! 光聽就覺得是很簡單的享受呢)
http://www.flickr.com/photos/weiyichiu/2209233265/
感謝過阿伯的熱情招待後,我們牽車走到幾十公尺外,路底的永福宮。
永福宮供奉有三山國王與三官大帝。廟外表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有著華美的屋頂陶塑、跟樸素的廟門。廟內幽靜、通方彩光良好,卓具古風。大伙人進廟內繞了一圈,雙手合十拜拜後,便群坐在廟門石階上閒談。
廟前廣場及老街兩道,仍保有許多古老的紅磚建築,儘管有些樓房穿插其中,但卻未誇張的擾亂了整體搭配。坐在廟前,我感到一股無限的輕鬆感。http://www.flickr.com/photos/weiyichiu/2209233617/
距廟西側不遠的是有名的青錢第古厝。
古宅背山,門前是稻埕及兩畝田地,屋後及兩旁是叢簇的綠竹,有種穩固安心的姿態。宅右兩護龍,左單護龍,窗簷各有提字。正廳門兩旁提的是: [青出群英人稱瑞鳳,錢名萬選世仰雲龍。]聯上各畫了隻立姿蝙蝠,應是取其音近"福"。由於此宅仍有人居住,大門深鎖,無法進入觀看,所以我們在門前停留沒多久,就決定順著三坑自行車道繞小村落外圍一圈。
http://www.flickr.com/photos/weiyichiu/2209233757/
http://www.flickr.com/photos/weiyichiu/2209233995/
從青錢第往西山坡可見木製樓梯,梯頂即可見三坑自行車道。樓梯設計極為貼心,兩側都有斜坡,可免去扛腳踏車的麻煩。三坑自行車道是在村落以北,繞一狹長圈形的道路,去程跟回程,一部分順著山坡邊上的石門大圳開設,汽機車不可進入,兩旁皆是蔽頂樹蔭及平台、木桌,很適合好友或家人出遊野餐。只是若有好動的小孩隨行,要小心別讓小孩攀爬掉入水圳,否則可能得到下游出口找人了= =,(雖然沿途都有放置救生圈,但是水圳水流快速、深度極深,一但掉下去,後果應該很明顯);另一部分的自行車道則是沿著山坡坡腳的一般道路,較易受到日曬,有時會遇到速度頗快的汽車。車道的東邊是大漢溪溪床的河階,有許多開放著菊花的農田,搭配對岸的朦白山影跟平坦的田間景色,真是令人心曠神怡,精神爽快。騎車的速度也因為了享受這樣的美妙,而緩慢下來。坡腳邊上的回程,因為被路上竹林缺口間透出的滿滿的蛋黃花海所吸引,我們開始在不知明田地旁拍起了"相親照"。穿著硬底卡鞋的老尤,也為了在花海旁拍照,開心的踩入濕軟的泥巴地裡,然後滿腳底泥土的卡不進卡踏裡。
不知不覺的,我們滑過一片片的陽光與綠樹回到了青錢第旁。在路上遇見一位捧著禮品盒、穿著"蘇澳鎮立托兒所"紅白運動服的弟弟。[叔叔要不要買包餅乾]他向我們叫賣著,大家一邊反覆的詢問[弟弟你真的住蘇澳喔?]、[你怎麼來的阿?怎麼會在這邊?]、然後紛紛跟他買旺仔小饅頭及旺旺仙貝。弟弟說他真的是住蘇澳,而且是搭火車來三坑的。大家沒再多問,把其他的疑問藏在心中,重新走回永福宮前的老街。大伙人牽著車經過先前購買牛汶水的阿姨攤前,老尤熱情的跟阿姨打招呼並告別,不知怎麼的,聊到方才的旺旺小弟。阿姨說那是他的小兒子,因為想自己做生意,所以就讓他去賣餅乾。阿姨是三坑人,夫家在蘇澳,假日時才跟小孩們回到三坑娘家做生意。由於旺旺餅乾的工廠就在蘇澳家附近,直接走個幾分鐘到工廠內買餅乾比較便宜。說著說著,小弟就走了回來,餅乾也賣去一大半,可愛的弟弟笑著掏掏口袋,跟阿姨說[我賺了50元]。小小年紀就有如此經驗及膽識,想必,已經比同年紀的孩子還要多了許多不同的歷練了吧!
跟阿姨及弟弟道別後,我們順著來路,順省道三乙續往南行,前往下個目的地:大平。
起身關掉濁水溪公社的溫情鬧鐘,緊閉一下,微微張開雙眼看見外頭紫藍色的天空。
冬天的太陽怎麼起得那麼的晚,空氣中盡是冰冷夜晚的味道。
胡亂刷洗一陣,用長褲長袖套蓋住被空氣刺得直發瑟的皮膚,縮著脖子跨騎上前晚臨時跟建宏借來的KHS F20-R折疊車,鑽入目揪乾澀未盡開的校園內。東方已然翻變成菊黃與慘白間的過渡。
在校內及後門分別遇到了蕭老咪及老尤。老尤下半身勇猛的只穿了件藍球褲,看得我胸口直發涼。饑餓的肚子驅動我的雙腿,走到離後門最近的"拉亞"早餐店,隨手拿起一個燻雞三明治、附過款,就在早餐店門口站著邊吃邊往校內仍瀰漫著微薄晨霧的路面及轉角張望。http://www.flickr.com/photos/weiyichiu/2209232957/
大家都來得準時,有點出乎我意料。但這真是個好現象。人數共計六位,有:我、老尤、蕭老咪、阿中、琳婷、正羿。簡單的相互介紹、並分別用過早餐後,隨即出發。
今天預計前往的目地主要是三坑老街與大平聚落。再視情形決定是否要到大溪。
到龍潭之前,走的是以往自行車社習慣的路線。順著後門往南,穿過紅綠燈,爬上通往六合高中的崚線,直行至甲兵軍營後左轉下滑,下坡的頭個路口右轉,接入一連串約150m彎迴在一樓傳統紅磚瓦合院間的小道,再接到66號快速道路之下的平面道路。沿寬大的路面東行幾公里,直到快抵達高架快速道路盡頭前的最後一個長下坡的坡底,右轉入有石門大圳流過的稻田間柏油路。通常到此彎角時,太陽已經爬高過東方群山,溫暖的金黃光線不但染亮了路上的田、竹及水,也溫開了衣袖下的毛孔。
以前的我,很討厭66號快速道路之下的平面道路。因為這一段路面寬大且車輛不多,自行車社的大家看到這樣緩直的道路,大腿肌都會卯起來燃料。像我這樣的遜腳都只能在後頭喘大氣的用清晨的冷空氣虐待自己的肺及鼻子。而且路旁的農田幾乎都是五顏六色、大小不一的垃圾。像是一把把針的插在褐綠田野間,也狠狠的刺到自己心裡。但是後來,發現轉離66之後的田間小路,具有馬上縫合傷口的治癒力量,才不那麼排斥這樣的走法。
這段小路折轉盡頭是省道三乙(石園路)及省道三號(員林路三段)的分叉路口。三號往南接至新竹關西;三乙(石園路-->文化路-->中正路三坑段)則微往東南,可與省道四號(石門路)相接。本日的目標: 三坑老街 及 太平紅橋 就位在中正路三坑段的部分。
中正路三號與通往三坑老街的永福路路口,有明顯的指示牌,要錯過似乎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永福路旁鋪設了供行人行走的木頭步道,將人與車分隔開來,比起一般觀光地點的人車爭道,貼心了許多。
由路口往內緩緩騎行,不到2分鐘就可以看到標示著老街入口的黑白洗格岩牌及一旁供人洗衣物的洗衣亭。
我們到時,並沒有人在洗衣亭處洗衣,反到是亭子對面兩棟相接的二樓磚瓦房前,已有阿婆們開始蒸煮客家菜包、肉粽並擺放酸菜及時鮮蔬菜了。阿婆們熱情的問候我們,招攬生意,但是大家揮揮手,說想先逛過後再參考看看,逕自走入永福宮前,老街更為熱鬧些的部分。http://www.flickr.com/photos/weiyichiu/2209233151/
http://www.flickr.com/photos/weiyichiu/2209233519/
說熱鬧,其實也似乎剛開始準備要迎接今日的遊客。在鋪石路面上的大多是當地的阿伯大嬸,早起的四處聊著天。我們這群牽著腳踏車,顏色鮮麗的人,引來了他們的打量及熱情。蒸籠中水氣剛消般,滴滴水珠附在玻璃壁、菜粿及粽葉上,油亮亮的折爍發出引人的光亮。於是我們紛紛掏出零錢與鈔票,換來客家肉粽和一碗碗牛汶水(摝ㄌㄨˋ湯糬)。客家粽很簡單,就是米及一些蘿蔔乾、香菇,但是口感卻十分的有彈性。剛蒸熱的粽子,雖然燙口,但那四逸的香味,讓人不顧趟舌的往口內塞去。
老尤熱情的請大家吃牛汶水,看起來類似之前在華西街吃到的燒麻糬,但是味道卻全然的不同。牛汶水是將白扁的湯圓,泡在紅糖薑汁裡頭,上面再灑些花生粉,這些東西加在一塊極為搭味。聽賣牛汶水的阿姨說,這是以前客家人務農休息時的點心,用來補充力氣及溫暖身體的。
在大家忙著吃東西跟聊天時,發現臨旁有位阿伯正從大橘塑膠桶內拿出一把把鮮綠的酸菜,削切整理。好奇的湊過去問說能否拍照,阿伯大方的提著著酸菜,在曬得深褐臉上盪出開朗的笑容讓我拍照。旁人見到,走了過來搶著虧損說,[他的泡菜不要吃,有香港腳踩過啦~(笑)。]另一位站在サクラビール陳舊漆藍扛棒下的阿姨則指著她門前掛著的草編動物掛飾說[這也是他編的喔~!]。頗受歡迎的阿伯笑得更開心了,露出了潔白的牙齒。他笑問著我們想不想嘗嘗看他的酸菜,他邊問邊拿出三根醃得半透光的淺綠菜心,沖洗過後遞給了我、老尤與蕭老咪等三人。我隨即咬下一截菜心咀嚼,有種輕脆的口感及鹹酸的感覺傳到後腦,是幸福的味道。心想,要是能拿來搭個白稀飯,肯定能夠讓人有"就算是這樣就死了,也滿足了"的感覺吧!?
(阿伯的朋友趁我們啃咬酸菜心時,補充說,他們在夏日,常常只要一根酸菜心,就能夠喝掉三瓶啤酒,其他小菜都不用。唉呀! 光聽就覺得是很簡單的享受呢)
http://www.flickr.com/photos/weiyichiu/2209233265/
感謝過阿伯的熱情招待後,我們牽車走到幾十公尺外,路底的永福宮。
永福宮供奉有三山國王與三官大帝。廟外表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有著華美的屋頂陶塑、跟樸素的廟門。廟內幽靜、通方彩光良好,卓具古風。大伙人進廟內繞了一圈,雙手合十拜拜後,便群坐在廟門石階上閒談。
廟前廣場及老街兩道,仍保有許多古老的紅磚建築,儘管有些樓房穿插其中,但卻未誇張的擾亂了整體搭配。坐在廟前,我感到一股無限的輕鬆感。http://www.flickr.com/photos/weiyichiu/2209233617/
距廟西側不遠的是有名的青錢第古厝。
古宅背山,門前是稻埕及兩畝田地,屋後及兩旁是叢簇的綠竹,有種穩固安心的姿態。宅右兩護龍,左單護龍,窗簷各有提字。正廳門兩旁提的是: [青出群英人稱瑞鳳,錢名萬選世仰雲龍。]聯上各畫了隻立姿蝙蝠,應是取其音近"福"。由於此宅仍有人居住,大門深鎖,無法進入觀看,所以我們在門前停留沒多久,就決定順著三坑自行車道繞小村落外圍一圈。
http://www.flickr.com/photos/weiyichiu/2209233757/
http://www.flickr.com/photos/weiyichiu/2209233995/
從青錢第往西山坡可見木製樓梯,梯頂即可見三坑自行車道。樓梯設計極為貼心,兩側都有斜坡,可免去扛腳踏車的麻煩。三坑自行車道是在村落以北,繞一狹長圈形的道路,去程跟回程,一部分順著山坡邊上的石門大圳開設,汽機車不可進入,兩旁皆是蔽頂樹蔭及平台、木桌,很適合好友或家人出遊野餐。只是若有好動的小孩隨行,要小心別讓小孩攀爬掉入水圳,否則可能得到下游出口找人了= =,(雖然沿途都有放置救生圈,但是水圳水流快速、深度極深,一但掉下去,後果應該很明顯);另一部分的自行車道則是沿著山坡坡腳的一般道路,較易受到日曬,有時會遇到速度頗快的汽車。車道的東邊是大漢溪溪床的河階,有許多開放著菊花的農田,搭配對岸的朦白山影跟平坦的田間景色,真是令人心曠神怡,精神爽快。騎車的速度也因為了享受這樣的美妙,而緩慢下來。坡腳邊上的回程,因為被路上竹林缺口間透出的滿滿的蛋黃花海所吸引,我們開始在不知明田地旁拍起了"相親照"。穿著硬底卡鞋的老尤,也為了在花海旁拍照,開心的踩入濕軟的泥巴地裡,然後滿腳底泥土的卡不進卡踏裡。
不知不覺的,我們滑過一片片的陽光與綠樹回到了青錢第旁。在路上遇見一位捧著禮品盒、穿著"蘇澳鎮立托兒所"紅白運動服的弟弟。[叔叔要不要買包餅乾]他向我們叫賣著,大家一邊反覆的詢問[弟弟你真的住蘇澳喔?]、[你怎麼來的阿?怎麼會在這邊?]、然後紛紛跟他買旺仔小饅頭及旺旺仙貝。弟弟說他真的是住蘇澳,而且是搭火車來三坑的。大家沒再多問,把其他的疑問藏在心中,重新走回永福宮前的老街。大伙人牽著車經過先前購買牛汶水的阿姨攤前,老尤熱情的跟阿姨打招呼並告別,不知怎麼的,聊到方才的旺旺小弟。阿姨說那是他的小兒子,因為想自己做生意,所以就讓他去賣餅乾。阿姨是三坑人,夫家在蘇澳,假日時才跟小孩們回到三坑娘家做生意。由於旺旺餅乾的工廠就在蘇澳家附近,直接走個幾分鐘到工廠內買餅乾比較便宜。說著說著,小弟就走了回來,餅乾也賣去一大半,可愛的弟弟笑著掏掏口袋,跟阿姨說[我賺了50元]。小小年紀就有如此經驗及膽識,想必,已經比同年紀的孩子還要多了許多不同的歷練了吧!
跟阿姨及弟弟道別後,我們順著來路,順省道三乙續往南行,前往下個目的地:大平。
訂閱:
文章 (Atom)